中新網
中新網首頁|安徽|北京|上海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黑龍江|四川|香港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我們的微信

全國政協委員王文銀:搭建文化交流平臺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機制化常態(tài)化

2022-03-11 10:42:23 來源:中國之聲
字號:  

  文化就像一條綿延不斷的河流,源頭來自遠古,又由許多支流、干流匯合而成。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、未來工程,潛移默化、潤物無聲。全國政協委員王文銀表示,國際文化交流作為公共外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靈活多樣、潤物無聲的獨特優(yōu)勢。大力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活動,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,以文載道、以文傳聲、以文化人,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、體現中國精神、蘊藏中國智慧的優(yōu)秀文化,有利于積極宣傳我國和平發(fā)展的理念和成就,不斷擴大知華、友華的國際輿論朋友圈,實現跨國界、跨時空、跨文明的文化交流互鑒,推動與世界各國關系的全面發(fā)展。

  然而,當前還存在一些制約國際文化交流的問題,主要表現在:

  一是尚未建立科學的、可持續(xù)的文化交流機制??傮w上比較零散隨意,缺少更多機制化、常態(tài)化的文化交流平臺,多是自發(fā)組織、各自為戰(zhàn),缺少有影響力號召力和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。

  二是文化交流方式單一。目前,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內容陳舊、手段落后,有的限于景點觀光、文藝匯演,缺乏思想深度,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普通民眾的吸引力不足,無法形成文化交流互幫、互助、互鑒的良性運行機制,難以引起文化共鳴。

  綜上所述,王文銀建議:

  一是搭建文化交流平臺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機制化常態(tài)化。國家設置專門機構負責,建設文化交流基地,依托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的民族風情、文化特點、重要節(jié)日開展文化展覽活動。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設立中華文化中心,打造文化發(fā)展論壇、文化產業(yè)博覽會、創(chuàng)意文化產業(yè)展等綜合文化交流平臺,全方位推進中華文化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的傳播和影響。

  二是培育文化交流品牌,提升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活動的感召力影響力。文化和旅游部專門組織,針對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民眾的欣賞習慣和文化需求,培育一批內容豐富、特色鮮明、具有吸引力、感染力的知名文化品牌,如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之旅、“一帶一路”特色文化展覽等文化交流互鑒活動,整體謀劃、精心設計、持續(xù)開展,讓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民眾更深層次地接觸和了解中華文化。

  三是創(chuàng)新文化交流機制,增強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的內生動力。深化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,要在政府的政策推動下,走民間化、市場化道路,培育一批有實力、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民間文化團體、社團組織等,以市場運作為主要形式,以經濟發(fā)展為主要手段,積極開拓“一帶一路”文化交流市場,加快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的文化產業(yè)對接。國家外交部、文化和旅游部共同建立面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機制,有計劃地組織國家舞臺藝術精品、地方優(yōu)秀劇目、地方特色文化產業(yè)出國交流展演,舉辦“一帶一路”藝術節(jié)、電影節(jié)、音樂節(jié)等活動。

  四是增強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。適應當代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,積極開展“一帶一路”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,如利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特色節(jié)日,采用藝術、時尚等形式開展活動,引導青少年在喜聞樂見中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認同,多開展“一帶一路”聯誼活動,使青少年在手拉手、面對面交流中情相融、心相通。國家外交部、教育部進一步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在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,為深化文化交流提供人才支撐。

(編輯:孫亭文)